找到相关内容79篇,用时5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会议记实

    :[人间佛教]是我一向以来努力的目标,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教化在人间,只有对人说法,并非对天人、畜生、鬼道众生说法,所以,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是人生的宗教。人间佛教,也不是某一...人生哲学简论〉   佛教为中国古代宇宙论、人生论、认识论,充实了新的内容,佛教的人生哲学也丰富了中国人生哲学思想库藏。方教授从人的构成、人的本质、人的本源、人的本性、人的定位、人生的价值&hellip...

    永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1262535.html
  • 文以载道 声气相求——读巨赞《佛教与中国文学》

    观念和审美情趣。巨赞论及中国文学同佛教的关系,自然涉及到这些,尤其是第一和第三。关于人生哲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莫过于有漏皆苦、人生无常的价值判断,以及超越生死的终极追求,在文学中尤其显著。他说:...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歌;道家重生,而有“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4]之批判。“释迦牟尼之出家,乃有感于生老病死苦痛之故。生老病死即人生无常之感,故佛教西来以后,这个观念,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5668417.html
  • 关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的若干思考

    看来,从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到当代包括台湾佛光山在内的“人间佛教”的实际推展,这其实是秉承佛陀之本怀,以现实的人生为本位,以增进人间福祉为指向的佛教现代化运动,它是佛教界有识之士有感于自晚明以来整个中国佛教的衰败,为顺应现代社会与文化的急剧变化而作出的积极回应与自觉调整,同时也是对唐宋以来中国佛教人生化、入世化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我们对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中国化特色也不能给予过分...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670865.html
  • 努力实现无悔的人生——在河北生活禅夏令营讲演稿

    祖师的话里直下承当,因而达摩祖师也只好涉江北上魏地弘化。从达摩祖师的接引梁武帝来看,佛教人生价值观念显然是以“了生脱死”作为终极目标的,因而一切有为或有相的价值观念,都必须蠲除干净,也只有彻底摆脱现实的功利观念的羁缚,才可能成就这一不朽的人生价值。  我们通过这些讨论,对于佛教人生价值观念与儒家及道家之间的差异,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界定。那么,我们下面想就如何实现这一不朽的人生价值(修为)来作一点...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5041346.html
  • 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此后中国净土思想的主导观念。迄至近代,则更衍化出人间净土的思想。对人间净土的执著追求,就是中国佛教、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归趣,体现了中国佛教,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佛教人生理想境界的憧憬。  二...“人间净土”说,并相应地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太虚的主张又经印顺等人的继承发挥,成为了主导当代中国佛教实践追求的新理想和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新道路。  太虚所作《建设人间净土论》,在广泛...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3442364.html
  • 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贡献

    中国佛教哲学著作中阐发最多、最集中的课题是心性论,因为佛教追求人生的解脱,最终归结为心的转化和超越。所谓心性,即不变的心体,一般称之为自性清净心。中国佛教学者对于心大体上有真心、妄心和真妄和合心三种看法...心性论思想,为世界的本源、生命的主体及成佛的内在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佛教学者所重视。   (四)人生论的提升   中国传统哲学的人生论较为发达,中国思想家多关注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生问题研究的...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0652116.html
  • 话说佛教之三

    去,这没必要,而且有时候若真的是有这个必要也得是为了把他引导到不杀生的境地而去随顺他杀猪,象济公活佛的喝酒、吃肉就是。   印度佛教人生论我大都说到了,还有中国佛教人生论咱也说一下,印度佛教是根源,中国佛教是流,流相对于源来说,里边儿汇入了一些新的因子。   乙、中国的新阐释   A·报应   印度佛教人生论,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是轮回说,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给出了更直观的、明确...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2964925.html
  • 真禅法师“文化佛教”析论

    。  在形而下的层次里,真禅法师主要是从佛教教义所反映出来的佛教哲学思想和佛教道德观念两方面加以取证。真禅法师认为:“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中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内容。至于宋明理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华严宗和禅宗的理论刺激与影响,则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事实上,佛教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实践论等均曾巨大地影响过中国哲学的发展,此其一。...

    段玉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3065289.html
  • 唯识宗对道教理论的影响

    追慕神仙、仰羡无待境界的。但在佛教人生悲苦观念的影响下,它也开始将其人生的合理性建立在悲与苦的基础上。  道性论,实自南朝梁陈间宋文明的《道德义渊》发轫。在宋文明之前,道教有体道之说,言身心虚静以与道...的道性深受佛性论的启发,在有关道性的论述中也多援引佛教术语,以至于谈论道性义理的《海空经》等,也都是模仿佛经而创制的。道教讨论道性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其精神超越和人生修养,建立理论依据。精神超越和人生...

    耿 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4169616.html
  • 悲悯与守护:论佛学之于开明派的精神建构

      悲悯与守护:论佛学之于开明派的精神建构   姜建   摘 要:开明派文人与佛学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他们通过对佛教人生观念、道德观念的吸收和改造,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背景。这一背景使得他们走出了独特的人生轨迹,也使得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了新文化建构。   二、人生苦难与“刹那主义”   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中,人生就是一个无边的苦海。除生老病死等生命自然过程而外...

    姜建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795212.html